▉禪堂開示錄

字級大小:

A-

A

A+

六妙門禪觀---心培和尚

回目錄

⊙本篇要旨

說明習禪的方法、次第,可參考天台〈六妙門〉作禪觀。分別是:一、修「數」。二、修「隨」。三、修「止」。四、修「觀」。五、修「還」。六、修「淨」。令煩惱解脫,證得涅槃。

班首師父慈悲,維那師父慈悲,各位同參!

每一個人對於人生的價值觀皆有所不同,發心修行的動機也會有所差別,而這些價值觀和發心修行的動機,都將影響未來果報的不同。因此,我們應該發什麼心修行呢?諸位!就是「菩提心」。

《華嚴經》說:「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,十方三世諸佛如來,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。」如果以「菩提心」來修行,度眾生,此心就不一樣了。世間的「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」八風都是因緣和合,生滅不停,無一法可得,故不應留戀。

我們進入禪堂修行之前,對佛法的正見應先具備,進禪堂參修功夫才容易進步。而且平時就應該把腿子練好,才不會在禪堂裡因腿子無法調好而影響參禪,以至修的很辛苦!腿子不放鬆,心不柔軟,任何的法門都不容易修得進去,因為會影響呼吸的不順暢。

修行任何一法,都應該不離「菩提心」,我們的目標是成就圓滿菩提,與十方諸佛的心一樣。所以,修行人應善護念「菩提心」,於靜中養成,日後行住坐臥即能如法修行,保有正知正念。

凡夫的善心、惡心,忽隱忽現,而真心與妄心,就在你當下一念間,因此,當我們無法讓心持續安住的時候,須要透過方法引導。

隋代天台智顗大師曾宣講〈六妙門〉的修行法。所謂〈六妙門〉即是「數、隨、止、觀、還、淨」。〈六妙門〉的「妙」字是指「涅槃」的意思。因為修此法門,能通往「涅槃」之境,所以稱為「妙門」。〈六妙門〉中的「數、隨、止」,一般歸類為「禪定門」,而「觀、還、淨」則歸屬為「智慧門」。以下就參考〈六妙門〉之修觀及結合個人修行之體會,分別為大家解說:

一、修「數」

指修行數息法。修行者應調和氣息,使氣息達到不澀不滑,心中安詳的慢慢數,將心念繫在數息上,可配合呼吸出入修數,例如,第一次呼氣時數一,吸氣時不數;第二次呼氣時數二,吸氣時不數;第三次呼氣時數三,吸氣時不數。就這樣從一數到十。耐煩的數,可以幫助我們調和氣息,專注身心。如果忘記數字了,就重頭數起。如此戰戰競競地用意念數息,數到很自然地在心中用功、專注,而不會忘記數字。甚至數到熟練了,也可以從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逆數回來,或是數單數一三五七九。

無論是單數、雙數,順數、逆數,都是為了要對治我們機械化的心理,好比從事生產線上的工人,每天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,做久、做熟了,就顯得鬆懈。但是我們數呼吸跟機械化的工作是不同的,因為價值在於能把散亂的心找回來。只是,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數息,心念逐漸變微細之後,就會覺得數息的念頭是粗重的,內心就不樂於再數下去,因此,行者就應捨去數息,而轉為修「隨」。

二、修「隨」

指修行隨息法。當開始修行隨息時,就應捨去前面的數息法,一心依隨著氣息的出入,心住於氣息所緣上,使心念沒有分散。讓呼吸自然的出入,順著呼吸的出入,清楚氣息從腹部經過胸部、呼吸道,然後呼氣出來。當呼氣與吸氣之間的轉折點,換氣的地方,都能夠清楚明白,乃至於吸氣長時,知道是長;呼氣短時,知道是短,甚至於氣息的出入是粗是細,也都非常清楚,就在這當下隨息。

如果心意寧靜,就能察覺呼吸的進出,而呼吸順不順,還是結滯不通,甚至於呼吸的時候胸腔悶悶的,不是很順暢或是心悸,有時候是因為盤腿的疼痛,所引發的生理狀態。生理的變化會影響心理;而心理的情緒也會影響生理,因此把腿子稍微換一下,剛才那個不舒服的狀態就能緩和下來。禪坐不是練腿子,雖然盤腿容易作功夫,但是要慢慢來,不是馬上盤,就可以盤很久,的確單盤跟雙盤的專注力,以及身心的覺受會有不同,甚至會影響作功夫。

隨息是隨時清楚呼吸出入的當下,心中了了分明而無所住。反觀一般人常忽略呼吸的存在,不知它跟我們身心健康的調和,有著密切的關係,之所以這樣,那是因為心意太過散亂,無法明瞭。因此,當手中還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,心裡已經在想下一件事情了,心意從來不曾在呼吸上面留意。而我們透過禪坐,觀察呼吸,就能讓心意集中,達到某個程度的禪定力,有了禪定力要來修觀就比較容易了。

當我們隨息到某個階段,意念隨著呼吸的進出,往來於外面的冷空氣,經過呼吸道,進入身體內部與熱能之間的循環,時間久了、熟了,這樣的方法也會讓自己感覺到粗重、疲憊,內心就不樂於再隨息下去,所以就要再換另一個方法,這個方法就是修「止」。

三、修「止」

指修行止息法。止息就是不要在意呼吸的出入,將已經調好的隨息放捨,因為息已經調得很均勻了,意念自然不動,把心安住在寂靜相。如果還有感覺到那麼一點意念,就把意念安住在某一個點,例如丹田。《摩訶止觀》說在肚臍下方兩寸半的地方,道家說是「丹田」,一般說是氣海。就這樣放鬆身心讓意念安住在丹田,放鬆才能讓氣息遍滿全身,如果不放鬆,氣息沒有辦法自然流暢。

我們的生命是一個無常的身軀,外在時空也是無常幻化的,下丹田當然也不是一個究竟安住的地方,尤其傍晚藥石過後,血液都流到胃裡面去消化食物,腦部的氧氣不足,被昏沉、想睡的感覺籠罩,眼前一團黑壓壓的,眼皮很重,一直往下掉的感覺,這個時候你就要把意念往上提,提到鼻唇、鼻柱,或是眉心、髮際之間。把意念往上提是對治昏沉的好方法,只是時間不宜太久,若昏沉之心已經退去,就要讓意念再回到下丹田。此外,胸部的心輪也是一個意念安住的地方。

當行者與修「止」相應時,氣息就能遍滿全身,甚至不感覺到有身體的存在,一種身心泯滅的輕安生起。好像得「欲界定」或「未到地定」一樣,此時,心念能夠達到任運而不動。行者這時候心想,當下的三昧雖然寂靜了,但是由於沒有正方便的智慧,因此無法斷除無明煩惱及生死輪迴的束縛。

又想,這個三昧的定,是由五蘊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的因緣和合而有,它虛誑不實,當下我不能覺知,應必須修行觀照才是,當行者心這樣想時,就自然不住著於「止」而轉為修「觀」。

四、修「觀」

指修觀照法。觀能呼吸的五蘊身,所觀的息相,以及宇宙萬法的來去相、生滅相,都是無自性的,都是因緣和合的。為什麼要這樣觀呢?因為前面的「數、隨、止」,只能讓散亂的心專注,而當我們的心能夠寧靜、集中、專注的時候,就要利用這個專注的心來斷煩惱,因此必須進入觀門。

透過修觀,去發現呼吸不斷地在流動、生滅,它有長、短、粗、細。隨著生理變化、心意的了別,發現它處在無常生滅。進一步觀察、思惟、分析五蘊身心、內外諸法,去經驗體會法的流動。

「數、隨、止」的修持,會讓你感覺到身心輕安、舒服、喜樂,這個「喜」是屬於外在的;「樂」是比較內在的。一旦有了輕安寧靜,不會散亂,壓力自然就會減少。尤其有過頭痛、頭脹,或是心中煩躁、不安等經驗的人,因為禪坐調息順暢,坐出寧靜,這些負面的能量就會自然地消失,所以要善護念。

當我們進入到修觀的時候,就能逐漸了解呼吸處在生滅、來去的狀態,它是遷流的,是因為造作,我們才感得這個五蘊身。五蘊生命的開始就是這一口氣,五蘊生命結束前的最後,也是這一口氣,而五蘊身從始至終的生命過程當中,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。我們平日的生活裡面,身心粗糙,不容易對五蘊生起認識和了解,但是有了修「止」的禪定功夫之後,再來觀察五蘊身心的變化,就會有一種細緻的體會,深刻而清晰的經驗,一切法是生滅性、無常性、苦空性、無我性,五蘊如此,萬般諸法都是如此。

我們修「觀」的時候,還要去揀擇、明辨,我所修的是否符合正觀。據說行者於定中,以心眼諦觀身體細微的出入息,覺知它像空中的風一樣,見到皮肉、筋骨及體內三十六物,如芭蕉不實,內外不淨,非常厭惡。

又於定中,觀察到喜樂等感受,最終都是壞滅之相,充滿著苦,沒有喜樂可得。

又於定中,觀察心識無常,生滅剎那不住,沒有可住著之處。

又於定中,觀察善惡等法,皆屬於因緣和合,都無有自性。

能這樣覺觀,就能破除凡夫常樂我淨的四種顛倒。這四種顛倒就是在講凡夫不知這迷界的真實相,而對於世間的無常執常、於諸苦執樂、於無我執我、於不淨執淨。

當行者與修「觀」相應時,觀照到氣息在體內出入,全身毛孔也都有氣息在出入,這時心眼就開了,即徹見體內三十六物及諸微細蟲,內外不淨等,感受眾苦逼迫,心念剎那變異、一切諸法,全都無有自性。

這時,行者心生悲喜,無所依靠得四念處,破除凡夫的四種顛倒。修「觀」達到此境界,就應一心安住於境界中,然後分別的破除分析之境,當下覺得念頭流動不已,並非真實之道,這時就應捨離修「觀」,轉為修「還」。

五、修「還」

指修還源法。行者既然知道觀是從心所發生,心若隨著觀照分析的境界轉,就不能契會本源。這時,應該返觀此心從何而生?是從觀心所生,還是非從觀心而生。如果從觀的心所生,則應要先有個觀才是,但卻不是這樣,因為從「數、隨、止」三法之中,並未有觀之法。若說非觀心所生,那麼此心是觀滅了之後生,還是未滅時生?

若是未滅時生出,就同時有二個心,若是觀滅了後才生,已滅的法,怎能生出現在的心?若說也滅也不滅時生,或非滅非不滅時生,皆是不可得。

我們應知能觀的心,本來自己就不生,因不生所以就不能說有;不能說有,因此就是空;既然是空,當然就無有觀的心;若無觀的心,豈會有觀的境?如能境智二者雙忘,就是還源之要義。

由此可知,因為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,都是自己假想出來的,是因為我們想要斷煩惱,所以才有一個能觀的心,然後有一個被觀的境,運用不當,就會產生執著。例如,在修觀的過程見到了什麼,就誤以為是的執取,因此要回到中道的理地。明白觀修過程當中的所見,都只是緣起性空的當下,這就是智慧在引導。

當行者與修「還」相應時,心中即能開顯智慧,不必刻意施加功力,就自能任運的破觀析法,而達到返本還源的功夫。這時,行者應當知道,若是離捨了境智,想歸於沒有境智之處,但還是不離被境智所縛,而使心落入執著二邊。這時就應當捨離修「還」,轉為修「淨」。

六、修「淨」

指修習清淨法。我們知道色法是清淨的,心中自然不起妄想分別,受想行識同樣是這樣。因此就能息滅妄想的垢染,息滅執取有我的執著。

舉要言之,若心地能夠如本性清淨,就名為清淨,也沒有能和所的修,及淨和不淨的修,這就名為修清淨法。

當行者與修「淨」相應時,豁然心地和智慧相應,無障的方便即能任運開發而得三昧正受,心無所依倚。

得證清淨法有二種情形,一是「相似證」,即五方便相似無漏慧的顯發。二為「真實證」,即苦法忍,乃至第九無礙道等,三乘真無漏慧顯發也,三界垢染都斷盡,所以名為得證清淨。

觀眾生是空,所以名為觀;觀實相法是空,所以名為還;觀平等是空無自性的清淨,所以名為淨。

能和空三昧相應的名為觀,能與無相三昧相應的名為還,能跟無作三昧相應的名為淨。

一切外在觀名為觀,一切內在觀名為還,一切非內非外的觀名為淨。所以先尼梵志言:「非內觀故得是智慧,非外觀故得是智慧,亦不無觀故得是智慧。」

然而,菩薩從假有進入空觀,所以名為觀;從空無進入假觀,所以名為還;空假一心的觀照,所以名為淨。倘若行者能這樣修行,即知〈六妙門〉就是大乘法。

誠然,三世諸佛開始入道也都是以〈六妙門〉作為根本。如世尊起初禪坐於得道樹下時,就是修行安那般那法,從「數、隨、止、觀、還、淨」的〈六妙門〉進入。因此證得一切法門,最後降魔成道。所以倘若菩薩善修〈六妙門〉就能具足一切佛法,因此才說〈六妙門〉就是菩薩大乘法。

在禪坐當中,我們容易對法有所體會,但是回到生活之中,現實人間的苦,就不容易抒發了,那是因為慧眼還沒有開。如果慧眼開了,就像諸佛菩薩度眾生不以為苦,因為諸佛菩薩以法為身,我即是法,法即是我。比如《本生經》裡面的佛陀,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,不會像凡夫的心,落於對待、是非、人我、分別;也不會像凡夫,稍為遇到困難就呼天喊地,萬分的感傷悲泣。我們看佛陀割肉餵鷹、捨身飼虎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,因為他已經證入法性,已經超越世間的見解,所以,他心甘情願行菩薩道。

我們講經說法,談空說有,教人發心立願,行菩薩道,但是自己究竟做到多少?不只是講給別人聽的,自己應先解行並重。佛陀三祇修福慧,百刧修相好,是一點一滴成就功行的,否則佛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形好,是怎麼修行來的?我們看到佛陀被供在高尚尊貴的地方,受人恭敬禮拜,接受二千五百多年來綿延不絕的香火,豈是偶然。

也有好多歷代的祖師大德,他們為人間留下智慧、經驗、語錄;或為時代平定戰亂,救濟難民;或修橋鋪路,開墾山林,利濟行旅……,做出許多驚天動地,福國利民的豐功偉績,他們的道貌風采在人間發出燦爛的光輝,而我們現在不僅閱讀他們的著作,還不時地看到後代文人佛子在傳頌他們的功德,甚至撰寫論文,論說他們如何在艱難的時空,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弘法利生。像蓮池大師的《緇門崇行錄》,記述歷代祖師大德的行誼,如果未來有人改寫成劇本,利用聲光影視把它拍演出來,一定可以度化人心。

所以我們修行,要念念為眾生,為眾生就是在為自己;不要浪費時間,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,要放下萬緣,要善調飲食,善調睡眠,善調心性,不要讓貪瞋痴輕易地冒出來。透過修行,我們也可以逐漸了解自己,尤其若將呼吸禪法運用得當,因為觀呼吸使心意細膩,也容易覺察到身心的問題,而做自己的醫生。所以《小止觀》記述各種禪修方法,可以對治不同的病症,例如身體有哪個部位虛寒,就可以觀想火球在那個部位溫暖我們的身體。要相信我們的心力是非常不可思議的。

修行主要在修心,我們若能對〈六妙門〉禪觀法運用的當,就容易引發禪定。如進入初禪、二禪、三禪,或是四空定、四禪八定等禪定境界,身心狀態就不一樣了,那是一個只用意念生活的世界,與現在我等粗糙的身心相比,實在天壤之別。有了這一層觀修,自然能捨離世間的欲望,對飲食、男女的愛求便能逐漸淡泊,但不是聽我這樣講就能夠放下的,那還早呢!一定要把無漏慧開發出來,因為我們面對事物,還是容易生起喜、貪衝動之心,所以要把禪定修出來。

就像佛陀,不管外道如何咒罵,甚至還將口水吐在臉上,阿難如何不平難耐,佛陀都如如不動。最後,佛陀的禪定力終於降伏了外道傲慢粗野的行為。當外道的心中有所愧咎,隔天到精舍向佛陀懺悔、道歉的時候,佛陀以智慧開導:「你要跟誰懺悔、道歉?昨天的我已經過去了,現在的我也分分秒秒成為過去,未來的我還沒有到,請問你要跟誰懺悔、道歉?」

何以佛陀有這樣的智慧威德力?因為佛陀已經證悟法空性,所以外道吐口水在佛陀的身上,就如同吐在無情物上,口水是口水,佛是佛。佛的一念覺性,不會被口水染汙,好比我們的覺性,不會被無明染汙。

諸位!我們的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,所謂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透過〈六妙門〉的禪觀,每一法都可以讓我們受用,使心性達到解脫。大家發心放下萬緣,提起正念,以信心在方法上耐煩地修持,如果沒有持續地觀修,我們未來的生命遙不可知,過去種下的善業惡力潛伏在八識田中,正等待時節因緣成熟遭受果報。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時空遷移,人心善變,各種關係條件複雜,誰敢保證來生還能夠獲得人身?因此唯有把握當下的善因好緣,趁神智清明、環境舒適,發心來修行。

諸位同參!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」。

大家善護念,繼續用功!

回目錄